人工智能

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已进高校专业课

人工智能可以自动生成视频,那电影还需要人拍么?大学的专业课是不是白学了?首款文生视频模型“Sora”发布一周,在影视行业引发热议。记者采访发现,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已进入本市部分高校的专业课。多位影视专业教授表示,Sora暂时还不能完全替代人的工作。

AI+教育正加速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

中国日报4月11日电 教育部近日在京举行的数字教育集成化、智能化、国际化专项行动暨"扩优提质年"启动仪式上,对过去数字教育的发展进行了总结,并宣布了未来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新举措。

从手机功能“上新”看中国制造“新精度”

春节期间,在深圳福田的一家华为门店内,不少游客纷纷体验Mate60系列手机,他们对卫星通话等特色功能很有兴趣。自2023年下半年发售以来,以卫星通话功能为代表的诸多亮点让Mate 60系列手机点燃了消费者的购机热情,甚至“一机难求”。2024年新年伊始,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人潮涌动,手机企业

齐向东委员:深化人工智能赋能网络安全

“当前,互联网、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、区块链等新技术深刻演变,极大改变了全球要素资源配置方式、产业发展模式和人民生活方式。”全国工商联副主席、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委员说,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技术,正深度赋能网络安全行业,相关经营主体加速促进网络安全与人工智能的融合,助力加快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。

文生视频AI系列动画片《千秋诗颂》启播

中国首部文生视频AI系列动画片《千秋诗颂》启播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工智能工作室揭牌仪式23日在京举行。中宣部副部长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慎海雄出席,并与中国工程院院士、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、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戴琼海为总台人工智能工作室揭牌,和嘉宾共同为节目启播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牵头策划的系列动画片《千秋诗颂》聚焦国家统编语文教材200多首诗词,依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“央视听媒体大

5.5G来了,你准备好了吗?

5.5G是5G到6G的过渡阶段,发挥着重要的承前启后作用。产业链上下游要做好标准、频谱、产品、应用、生态等各方面准备,让5.5G真正落地,带来更多新产品、新体验,推动行业升级,加快数智化转型。

全球人工智能治理评估指数显示我国位列第一梯队

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人工智能伦理与治理研究中心获悉,该中心与远期人工智能研究中心联合发起制定的AGILE全球人工智能治理评估指数于近日发布。该指数对首批14个国家开展的评估显示,我国位列第一梯队,人工智能发展水平总量处于领先地位。

从“互联网+”到“人工智能+”,中国大市场向“新”而行

中国大市场蕴含着产业的演进,催生出强大的向“新”力。从2015年、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先后提出“互联网+”“智能+”,再到今年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“人工智能+”,这是中国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,不断释放创新动能的新信号。

网络“大数据”,不只“数据大”

有人担心,“算法”在大数据时代精准调配网络信息、提升服务水准的同时,也带来了“信息偏食”、网络沉迷、数据泄露、技术滥用等隐患。这些问题多大程度存在?又有哪些破解之道?